翟女士:137 6128 2880
翟女士:137 6128 2880
zhaixixi@jegoplay.com
翟女士:137 6128 2880
有人说,2020年是“激活更多消费潜能”的一年,但新年过后,在新冠病毒疫情的肆虐之下,旅游人迎来了收入基本为零,房租、人工压力山大的困境。
也有人说,这是“体验经济盛行”的一年,但疫情的不期而至,让诸业阑珊,众多旅游人心头萦绕的是难受、煎熬、焦虑、彷徨与迷茫。
己亥年末,庚子之初,谁也没有想到,一只“黑天鹅”的来袭,会给旅游业按下暂停键。原本是取得开门红的高光时刻,如今却成为疫情影响下的重灾区。随着全国范围内所有景区、博物馆等文旅场所的停业,“退改停”“宅戴洗”成为假期以来的主旋律。
淬火弥坚,春迟花繁。二十年初心不变,坦荡荡直面未来。作为旅游人,躬身入局,直面挑战,正是见证我辈坚韧品性的时候,既要蛰伏看眼前,也要绸缪早当先;既要坚守树信心,也要积极找办法。因为,危机过后,旅游业必将迎来新的窗口机遇期。
文旅前景依然美好
每天损失178亿元!
这是根据2019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计算出的日均疫情影响数据,数字之巨令人惊心。
▲2000-2020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趋势与预测
这不是我们旅游人的故意唱衰。据深入分析,此次疫情最终所造成的损失比“非典”大许多,影响也更为深远。不少机构都在组织问卷调查和在线座谈,从微观企业所反映的情况不难看出,一些中小企业日子已步履维艰。
在“床头山、客厅谷、衣橱洞、阳台峰、马桶湖、浴室瀑”成为旅游人无奈自嘲的同时,旅游业“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峥嵘面目也已然真实显露。
▲2000-2020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趋势与预测
但应该看到,旅游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是由内而外的内在需求,长远来看,旅游发展会有波折,增长趋势却不可逆转。“非典”时期,旅游业是受冲击最直接最快最大的板块之一,同时也是反弹和恢复得最快的领域。在新冠病毒疫情危机影响下,各地严格的“战疫”管理要求及人们安全保命“活下去”的心态使需求受到强烈抑制。在疫情解除,其引发的社会危机和心理恐慌过后,刚需市场必定会产生。
旅游市场失去的接待量虽然不会存储下来,等待疫情过后进行等值弥补,但报复式反弹消费却是必然的,旅游人需要提前做好预案。很多旅游景区在非典期间破产,除了疫情期间受到煎熬以外,还有很多是旅游景区管理者忙于怨天尤人,等待观望,丧失了疫情解除后的井喷机会。
一直以来,观光游览的比重下降,休闲度假的比重提升成为旅游发展的中长期趋势。但是此次疫情,却使更多的旅游人意识到,自然景区的未来依然美好。
大灾大疫过后,可以想见,人们期待诗和远方,期待走进风清气爽的大自然,走进古朴淳厚的田园综合体,与青山绿水为伴,与鸟儿蜂儿共舞,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让压抑已久的心情得以释放。这种情势下,对于传统自然景区来说,利用难得的契机,做好基础工作,绸缪好“自然清新、环境优美、轻松减压、民俗休闲”的业态内容,就一定会使自然景区生态游获得更为强劲的内生动力。
▲2003年“非典”持续周期走势
▲武汉新型疫情周期走势预测
(预计4月上旬接近尾声,5月上旬疫情结束
旅游淡旺季永远存在
旅游人大多是很辛苦的,有旅游人说“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有旅游人发出“究竟是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每天的颠沛流离”的慨叹。
如今,一场疫情强行给旅游人都放了“大假”,旅游人却发现,自己突然陷入了“辛苦也成为奢望”的尴尬,旅游人对事业的执着也由此可见一斑。
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老师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市场已经历四代旅游人的不断努力:第一代人追求开拓,第二代人追求开放,第三代人追求开阔,第四代人追求开心。虽然他们兴趣有差异,取向有不同,但执着问道始终是他们共同的情结,不耽于安乐、不怯于行动始终是他们共同的底色。
那么,作为我们旅游人,不妨将这次“长假”作为难得的一次休养生息的机会吧!停下多年来奔波不停的脚步,用自身的确定性对抗旅游的不确定性,补齐去年未完善的总结分析,做精新年过后恢复营业的方案,补足平时没时间做的反思,让身心得到蓄能,为迎接旅游行业的春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因为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旅游企业希望降本增效,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其实,我们还需要有更强的危机意识,更坚定地开展自我救赎,要有把成本做到极限的心理,对用工模式的思考也成为必然选择。
对于旅游服务行业来说,疫情的影响带来的思考不应仅限于业务停滞的这段时期。因为旅游的淡旺季永远存在,疫情的发生只是把这种“淡季”的负能量值最大化,难道说往年北方景区长达四个月淡季的亏损,不值得我们深思吗?阵痛之余,深入思考实现淡旺季用工的高效统筹应该是这场灾难带来的最直接启示。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启用灵活用工模式,科学整合旅游小区域内的劳务派遣,并争取加大力度推进这种模式,有效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随着疫情的到来,灵活用工模式在今后的推广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要考虑通过调整整体运营模式,为景区建立起适应旅游淡旺季、满足旅游管理服务需求的用工体系,助推旅游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要积极推动旅游与科技的融合。售票网络化、验票自动化、讲解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的智慧旅游管理体系,不但可以减少用工成本,打造旅游管理服务不知疲倦、百毒不侵的“尖兵”,也将大大提升游客满意度。
旅游业投资要讲节奏
回望2003年非典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可知,旅游行业报复性反弹的现象在疫情过后必然显现。但是,这不能掩盖旅游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低效投资过热、产品结构失衡、供给需求错配等。
这也是我们旅游人易犯的普遍毛病——忽视市场及中等收入群体真实休闲需求,形成很多过热的低效投资。往往是开始一拥而上,中途僵持胶着、最终销声匿迹。在疫情过后,尤其要警惕在狂热之下的这种盲目投资热潮。
旅游投资要讲节奏。投资的目的是取得回报,而不是不做评估、怀揣情怀、冒着风险去投资。投资要以人的体验需求为中心,要适应旅游需求端向散客化、个性化、分层化、复合化转变的趋势。
如今,“重产品、轻体验、大投入”等状况在市场依然普遍存在。但旅游投资一定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选择大于努力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旅游投资往往是被“逼”出来的。在景区投资开发运营中,看准了资源,分析了市场,初期就要用投资来撬动市场,这时候主要是解决“游、行”的问题,完善设施,建设景观和必要的配套(核心地段),打造吸引核,聚集人气,解决游客为什么来的问题。随着市场营销力度的加大,游客逐渐增多,消费需求增大,投资商就会蜂拥而来,景区周边土地就必然升值,这时候就要有选择的在核心地段做“吃、住、购、娱”等配套设施,同时尽可能收储土地,出售或和第三方合作做旅游接待设施,以获取投资形成的土地溢价价值。同时根据景区旅游发展,形势“逼”着加大投资,扩大景区规模,增加游客接待量,由此实现投资和景区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前期准确研判,把好投资节奏,投资口碑良好的旅游景区项目,将有效扩大景区容量,增加过夜游客。一旦形成消费的高地,就进而会形成游客消费对市场配套的巨大需求,通过拉动资本市场促进对景区的配套投资。这样,既拉升了景区的土地价值,又保证了前期企业投资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康养产业将获得发展机遇
疫情过后,文旅产业将成为最大风口,我们旅游人,在大健康文旅时代即将全面开启的前夜,也要敏锐地发现商机,找寻文旅和运动、康养项目紧密融合的最佳切入点。
旅游二次消费是当下消费市场的主流,如果景区在能满足游客健康的前提下又同时满足他们的休闲度假需求,那就一定会成为游客追求和关注的热点。所以带有康养类型的旅游地产或者带有康养类型的旅养景区,一定会在这次疫情过后受到市场、资本、消费者的青睐。投资景区康养项目,很有可能在这场疫情过后率先赢得市场、资本、消费者的青睐。有温泉资源、负氧离子含量高的景区或者是有中医药特色小镇背景的这种景区或者旅养类型的地产,非常值得去提前关注。
季高集团,亲子休闲度假产业运营商。疫情时期,季高集团将携手行业各界同进退,共发展,为文旅行业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充分发挥集团资源整合、高品质落地、全产业链方案解决、项目运营管理、投资发展等五大产业优势,助力亲子休闲度假产业运营战略实施,致力为中国家庭和孩子创享玩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