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yright 2020 上海祝梦游乐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28331号
游乐园设计规划有哪些
2022-08-11 季高

儿童游乐园是小孩子游玩的一个基地,也是小孩子嬉闹的一个场所,那什么样的儿童玩耍场地在考虑到孩子安全性的同时兼具趣味性?在儿童游乐场设计方面有哪些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为游乐场设施、环境及场地规划设计提供良好建议。 城市与住区规划方面,游乐园设计规划上有哪些?

1.建议在住区边缘(住区与城市的交界地带)利用街角、路边的空间,设置开放的儿童游戏场地,使游戏场不局限于封闭的住区和幼儿园里,而能为相邻住区和城市中的儿童所共享。

2.大型住区应设计规模比较大的儿童游戏场或游戏中心,可与幼儿园或社区广场结合,同时结合若干小型的游戏场所或游戏设施。

游乐园设计规划

  3.街道设计应该考虑儿童活动和游戏的需要,人行道应适当加宽以满足儿童对于玩耍空间的需求。或者可以将人行道的局部加宽放大,建议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设置适当的游戏设施,作为儿童活动的场所。

  4.孩子是活力之源,他们为城市带来熙和美好的氛围。游乐场是住区和城市活力的中心之一,延长他们在游乐场玩耍的时间,将带动周边包括饮食、文娱等方面的消费。

  5.游戏场应设置于阳光能够长时间照到的位置,而不应布置于长时间处于阴影下的位置。尤其是上午9:00—12:00和下午4:00—6:00的时间里,游戏场应能得到充足的阳光。但同时,完全地暴露于阳光下,在炎热的夏天就会成为无人光顾之地。建议在游戏场南侧及游戏场内合适位置种植落叶乔木,夏日遮阴避暑,过滤阳光,而冬季落叶后依然能够保证阳光的照射。

  6.游戏场应设置于住区中较醒目的位置,使得周围楼群尽量多的视线能够到达。这样,即使家长在住宅中,也能随时看到游戏中的孩子。游戏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应保持良好的可通视性,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目光监护。

  7.游戏场应设置于整个住区相对中心的位置,以使住区内的居民都比较容易到达。

  8.住区主要游戏场面积不宜小于100平方米。

  9.建议除主要游戏场外,在住区内散落布置小型的游戏场和游戏设施。小型游戏场面积可以在十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的范围。

  10.因为儿童经常会跑到游戏场外面玩耍,所以游戏场周边应该有一定的安全的缓冲空间。

  11.游戏场应远离机动车道路或采取适当隔离措施,防止机动车对儿童造成危险。

  12.游乐场设施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更具有一种象征性和精神性。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应能形成游乐、轻松和安全的氛围。

  13.游戏场建议与成人的活动场地或广场相毗邻,但应相对独立,用矮墙、树篱或栅栏分割,处于半封闭、半开放状态为宜。

  14.游戏场建议能与社区幼儿园相邻。

  15.应注意游戏场的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建议不要将中心游戏场紧邻住宅楼,应保证至少20米的距离。

  16.住区内的道路设计应考虑儿童跑动,追逐的行为特征。建议有专门的游戏路径设计,路径具有回游的特征,且将各种游戏场所和游戏设施串联起来为宜。

  17.应将整个住区环境作为一种游戏行为体验的系统,从而超越将游戏行为和体验简单地局限于游戏场的思维。建议将从单元门到游戏场的路径进行重点设计。

  18.在游戏场的边缘应考虑家长的座椅,座椅应距离游戏设施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且应能使家长能看到每一件游戏设施。座椅旁边应留有充分放置婴儿车的空间。

  19.儿童游戏根据年龄段不同可分为:

  A、1—2岁家长带着玩;

  B、2—5岁家长看着玩;

  C、5—10岁孩子自己玩及和家长一起玩。

  不同的年龄段应有相应的游戏场所。建议将1—2岁,2—5岁儿童和5—10岁儿童的游乐场地和设施进行适度的区分,保证他们之间在游戏时不会发生冲突。可以根据游戏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分区,如分为体力锻炼、技巧训练、体验性活动、思维活动锻炼和安静休闲等。

  20.5—10岁儿童的游戏会对他人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如噪音、破坏性、快速的奔跑打闹对他人造成的危险。目前绝大多数住区游戏场所提供的主要是2—5岁儿童的游戏场所和设施,缺少可供5—10岁儿童游戏的场地和设施,尤其缺乏可供这个年龄段女孩子玩的场地和设施。6岁以上的孩子,几乎很少在游戏场玩,他们三三两两地出现在住区任何可以到达的地方,更多的是在住区环境中创造性地利用环境和设施,发现游戏的机会,且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往往会选择具有冒险性的活动。

  21.每个游戏场应考虑儿童无障碍设施,以利于残疾儿童的使用。有高差的游戏场必须设有坡道和扶手。

  22.儿童游戏可分为个人性游戏和社会性游戏。应尽量促使儿童更多地参与进行社会性的游戏。在与其它小朋友交往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技能,懂得分享及友爱互助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23.游乐园设计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和趣味性,场地地形应富有高差变化。和设计僵化的、由一块块塑胶地面拼成的场地相比,儿童更喜欢相对自由和自然的场地,包括:丘陵、土坡或斜坡,沟渠、小溪或小水塘,隐蔽处——为捉迷藏而设计的树篱,矮墙等,沙坑,洞穴——仅能使一个孩子爬行通过的空间,泥土地面或未加修饰的荒地,草地——供孩子踢球、嬉闹跑动的场所。这些自然化的场地设计远远强于毫无变化的场地。

  24.场地的地面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尽量少使用硬质铺地,建议多使用松软的土地、草地、沙地及木板和木屑地面。另外因为儿童对地面的注意力会远比成人高,建议注重场地地面的设计,应提供富有变化的高差和质感。如光滑的、粗糙的、软质的、硬质的、干沙的、湿沙的、草地、砖地、石材、水泥、树皮等。

  25.游乐园设计规划上应有标志性的景观,以增加游戏场的幻想特色和可识别性。如大树、钟塔、风车、小土山、矮墙、大平台等,甚至雕塑等。这样能使得游戏场在儿童头脑里形成清晰的图像,从而产生依恋感。

  26、原型设计更容易打动孩子的心,比如使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形状。洞穴状、裂缝和空隙以及多孔结构往往会吸引儿童。

  27、螺旋空间和游泳空间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建议设计一个具有迁徙属性的“迷宫”空间。

  28、一个有神秘感的地方会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一个有神秘感又无畏惧的地方,这对景观设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9、应为儿童提供从不同角度看世界的机会,如俯视、仰视等。可以设计为儿童攀爬的小塔。孩子们还喜欢看栅栏外,喜欢窥视,可以在栅栏上挖洞,满足孩子们特殊的观察愿望。30、铺贴时应包括足够大的粉笔画地板,而彩绘地板比涂鸦墙更符合儿童绘画的特点。

  31、建议公共广场、游乐园设计规划上的地面设计有游戏功能的铺装图案。如跳房子、沙袋格子、跑道或迷宫图案等。

  32、因为儿童的知觉发展是多方面的,除了视觉之外,还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因此,游戏场的设计应该包括尽可能多的感知机会。如提供声音(如风铃、地板的砰砰声、树叶的沙沙声)、各种质地的墙壁和地板(如树皮或鹅卵石)等。

  33、建议将学校的部分体育课和公园游乐场结合到小区游乐场,如跑道、各种球场、旋转木马、迷宫等,既可以缩小规模又不失基本游戏和运动功能。

  34、应该为一个或几个孩子提供一个相对较小的私人空间,让孩子们可以独自一人或与他们的伴侣在一起。

  35、游乐园设计规划上操场的标识尽量使用较大的字体,便于家长和孩子理解注意事项。您可以使用卡通以更生动的形式创建标志。


如有商业需求——请联系商务经理"翟女士" -电话:13761282880-商业邮箱:jegoplay@jegoplay.com



【季高集团(中国家庭欢乐提供商)期待您的致电】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电脑端浏览
感谢您关注季高集团